被开除的辅警详述事件真相


来源: 教育探微

“徐某挥警官证通行”事件的详情、经过、结局,以及反思。


(资料图)

被开除的辅警讲述:几个月前,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,他们几个交警在执行酒驾检查时,发现了一辆涉嫌酒驾的车辆,于是他们拦截了这辆车,进行例行检查。然而,这个举动却引来了一场麻烦。

那辆车的车牌号是豫DQ8008。

执勤交警让车上的两人下车接受检查,这时,后座上的人却出示了一张警官证。后来他们才知道,这个人就是郏县公安局通信科的科长徐某。

徐某挥舞着他的警官证,向拦截他们的交警质问道:“我就问你们能不能走?”他的语气显得既嚣张又轻蔑,仿佛在向拦截他的交警宣示自己的权威。

徐某一下车,就反复追问:“你们带班的是谁?”

当交警让司机下车配合检查时,却遭到了徐某的推搡。

交警避开徐某的推搡后,再次要求司机下车配合,并警告道:“你现在已经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,请配合我们的工作。”

然而,司机却无动于衷,仍旧坐在车上一动不动,对交警的警告置若罔闻。

交警又对他提醒道:“先下车来,别把事情闹大。”但司机却干脆别过头去,无视交警的命令。

在交警的一再要求下,司机终于举起双手,拉开车门准备下车,然而却被徐某喝止:“你别说话,你别说话。”

司机的动作戛然而止,车门重新关上。

面对这种情况,交警转向徐某:“你开着车?”

徐某理直气壮地回答:“是的,我开车。”

交警又问:“你的警号是多少?”

徐某愈发嚣张地回答:“你管我警号多少!这是你说了算的吗?你懂不懂规矩?”

这时,徐某之前打给当班警察张旭峰的电话接通了。他故意让电话免提,并朝着电话喊道:“你过来一下,我开车被他们拦住不能走了。”

然后他转向其他交警问:“谁接一下电话?谁接一下电话?”而在这个过程中,交警仍在坚持要求司机下车配合检查,而徐某却一直阻止司机下车。

另一名交警接过电话后,对徐某说了几句话。徐某听完直接上了车,并命令司机:“开车!”拦截他们的交警再次要求司机熄火,司机有些犹豫。而这时某却坐在后座上接了一个电话后再次命令司机:“走!”

于是,司机启动车子扬长而去。而拦截他们的交警却因此陷入了麻烦。

此后,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。人们纷纷质疑:公平何在?公义何在?公信力何在?

郏县公安局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,不得不采取行动。在调查后,他们迅速发布了一份通告,确认了视频中拦截车辆的行动确实存在违规执法行为。通告中还提到该交警已被开除。这显然又何尝不是一种符合官场规则呢?

郏县公安局的回应似乎并没有平息公众的愤怒和质疑,反而让事件进一步升级。

在一份迅速发布的通告中,确认了视频中亮证放行的人是该局的“自家人”,同时也是通信科的科长,对他采取了“免职”加“记大过”的处分,而其他执勤交警则被给予了“行政记过”的处分。这样的处罚看似严厉,但实际上却很难让人信服。

无论是“记过”还是“记大过”,这种处罚实际上等同于口头批评,对于受罚者的未来升迁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。

至于“免职”,更像是一种儿戏,因为等风头一过,他们很快就会官复原职。更为讽刺的是,免职后,他们不仅工资照发,五险一金照拿,这简直就是给徐科长放了一个带薪的长假。

人们对于郏县公安局的“情况通报”和相关处罚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和无奈。这似乎是在告诉公众,他们只是在象征性地履行职责,至于这样的处理是否能让公众满意,他们并不在意。

作为一位辅警,他应该知道公开视频可能带来的后果。但他还是那样做了,因为他已经找不到能够主持公道的人,也找不到真正能维护公平正义的部门了。

如果非要说他犯了什么错的话,那么他的错可能就是没有让司机当场测酒精含量。然而,在那样的情况下,他还能坚持将视频公开,这足以显示他的决心和勇气。

几个月后,当司机拒绝承认酒后驾驶时,很难证明他的罪行。除非当天的目击者愿意配合调查,并透露司机的酒驾行为。然而,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许多争议和安全问题。

试问,如果一群视法律如无物的执法者,是否会将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心上?

值得注意的是,徐科长曾获得多项荣誉和表扬,但他的行为却如此令人失望。

徐科长以及接电话的人,以及那些事后包庇、配合他们的人,都是有一定责任的,他们严重破坏了公共秩序和公正。

这种特权思想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,还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公安系统的信任。

对于徐科长的司机酒驾行为的调查,仅仅给予停职和记大过的惩罚,这是没有办法给公众交代的。

因此,我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机构或部门介入,以确保公正和公平。他们应该对事情进行全面调查,查明所有涉及的行为,依法依规给予适当的处罚,并向公众公布结果。

关键词:

[责任编辑:sdssw]

明星

电视

电影